踏入國際醫療超過十年,工作之餘自假自費耗在中南半島,燒了時間與金錢,換得一生中許多好朋友,無價。從接手義診開始,每趟要發放的物資都是我負責,厚著臉皮在fb向不認識的人開口要物資,不穿了的衣服、孩子的書包、二手彩色筆、玩偶...只要用不到但是物品還完整,都可以回收分裝帶去義診當禮物,每次出團都是二十幾咖行李箱的東西,要花很多時間處理。每年春秋兩季出團前是我最忙碌的時刻,假日會請團員來幫忙整理,週間下班只能靠自己與家人。我住的社區鄰居都知道我在做甚麼而且非常支持,只要公共區域開始堆疊各地的捐贈物品,大家就知道義診要出發,有時候下班一個人悶悶的整理時,會有鄰居阿姨或阿伯送水或點心給我加油打氣,甚至還有跟我去參加志工服務的鄰居爸爸,「義診」這件事在社區變成一種風氣,帶動一股向善的力量,讓每個人都願意付出,學習手心向下。
我向社區的爸爸媽媽建議:歡迎你的孩子來幫我一起整理玩具,甚至可以帶著自己的舊玩具來跟我交換別人寄來的禮物,過程中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做這件事,讓他/她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付出或使上一點力氣,讓孩子懂愛自己也愛別人,知道與人分享的喜樂。小朋友很喜歡這樣的活動,有時候假日還會要求擴大舉辦,因為要揪同學也來玩一下。整理物資的活動就像嘉年華會一樣熱鬧,在每次義診出發前,大家的參與是我堅持的動力。我不知道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是否還記得當時的情景,希望建立助人的觀念是一顆良善的小苗,會深根茁壯。
fb的歷史回顧跳出這張十年前的紀錄,截圖給鄰居媽媽看,她笑說:自己差點認不出是自家的小孩。因為這個善良懂事的小朋友今年已經上建中了!
只管去做對的事、好的事,其他老天爺會保佑。
等可以再出團時,歡迎大家再來幫我打包行李喔❤️